
“美国有硅谷,重庆有仙桃数据谷。”站在仙桃村数据谷项目的工地上,渝北区委书记沐华平满是期望地说道。话音未落,一架飞机从不远处的江北国际机场起飞,正如渝北的今天。
“处在被划为重庆五大功能区中都市拓展区的新时期,乘着全球速度经济时代航空大都市发展的新趋势,渝北的崛起,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江北国际机场这个资源优势,从产业布局到城市格局,形成与现代航空密切关联的产业集群和临空都市形态。”沐华平说。
让远方的客人留下,让落户的企业不走,重庆渝北正在临空制造、临空商务、临空物流、临空会展、临空都市农业等多元素发展路径上,提升创新、枢纽、高端制造和生态、宜居、平安六大功能,从与航空关联性不强的工业城区转变为以机场为中心的航空大都市。
临空都市国际化:人、货物、资金、数据的“大进大出”
“数据谷是个平台,数据是一种重要的商业资本。我们通常讲是一元钱的数据进来,十元钱的数据出去。”仙桃数据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清海说道。
诚如范清海所说,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随着虚拟金融和电子商务的崛起,国际化正日益由枢纽中人和货物的“大进大出”升级为人、货物、资金和数据的“大进大出”。在此背景下,渝北区提出发展电子商务、建设加工贸易结算中心和仙桃大数据谷,增加资金流量和数据流量,以综合枢纽的打造提升临空都市的国际化水平。
仙桃数据谷位于两江新区悦来国际商务区,总占地面积1.77平方公里,距江北国际机场、空港保税区皆在十公里距离内,周边更相邻国际博览中心、国际金融创新中心和中央公园。
2013年6月,重庆市政府发布《重庆市大数据行动计划》,随后在2014年3月正式决定在渝北区建设仙桃数据谷,打造中国第一个大数据产业生态谷。
“数据谷内将重点布局大数据、云计算、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及其衍生的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产业,主导的高附加值产业包括跨境贸易结算、跨境电商贸易、大数据研发及IT服务外包、智慧城市产业、产业链配套业务等。”范清海介绍。
数据构产业,资金从何来?渝北区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努力使PPP融资模式占比达到50%以上,融资成本控制在9%以内,仙桃数据谷正是重庆市十大PPP战略合作项目之一。
“数据谷公司为国有股东,以土地入股;投资方为社会股东,以货币资金入股,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合作形成混合所有制法人,共享低建设成本、低运营成本、高资产收益、高运营收益。”范清海说。
在PPP模式探索下,招商引资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大数据产业领军企业亿赞普公司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入驻,每天交易量平均在2000万元以上。下一步,渝北将充分利用“亿赞普”大数据资源,促进全区工业企业产品网络化改造,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20%以上实现线上销售。
临空制造业:构建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
临空制造业的特征是小批量、多品种、高附加值、对物流成本不敏感、交货期短。“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渝北的产业基础,我们的目标锁定为智能终端、应用电子、智能装备、航空制造及维修等与航空关联度极大的产业集群,努力构建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渝北区发改委主任石品说。
渝北已连续九年获评重庆工业10强区县榜首殊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重庆工业第一强区,也拉动了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借助于两江新区的带动,渝北已经处在发展的新起点。
然而在渝北的工业结构中,汽车产业“一枝独秀”,占比达58.9%,区域产业单一性明显。为改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困境,渝北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以发展临空产业为指向,规划布局电子产业园区、智能装备产业园区,加速构建多样性产业结构,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
“例如,我们在空港工业园区重点引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眼镜视光、珠宝加工、机场专用设备等临空先进制造业,加快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在台商工业园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档时装、珠宝钟表等龙头项目,突出园区的转型升级和空间拓展。”石品介绍道。
重庆元创汽车整线集成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创隆实业和元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就位于台商工业园,作为渝北区传统汽车产业的外资公司,元创公司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蓬勃发展期。
“在公司规划的2011~2015计划中,公司将产业从原有的工装生产拓展至整车开发,还开发改装餐车、低速电动车等,向高端制造发展。公司的机器人系统集成生产也与德国KUKA建立起了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为公司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发展提供了机会。”重庆元创汽车整线集成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临空都市农业:发展中药材和蓝莓等特色高效产业
地处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和两江新区核心区,渝北发展农业的路如何走?
沐华平指出:“发展中药材和蓝莓等特色高效产业,打造临空都市农业,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五年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2万元。”
2012年,渝北区引进重庆双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茨竹镇自力村试种200亩蓝莓。今年以来,结合土壤、气候等要素,又相继在兴隆徐堡村、木耳金刚村、大湾太和村和石船麻柳村等地推广种植,全区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
“蓝莓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成蓝莓饮料、蓝莓干红、蓝莓果酒、蓝莓蛋糕、蓝莓果汁、蓝莓果酱、蓝莓果干、蓝莓糖、蓝莓胶囊等。”渝北区农委副主任刘孝安说,“待全区大面积丰产后,我们要鼓励业主开展蓝莓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更大程度提高蓝莓的附加值。”
渝北区农委主任陈朝晖表示,区农委将蓝莓作为特色高效农业的重点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按照区政府规定,对蓝莓基地实行每亩苗木补贴2000元,沟凼路池等基础设施每亩补贴600元的补贴政策。接下来,还要尽力帮助,提供技术指导,力争通过两三年努力,把蓝莓做成观光休闲与特色高效农业的新亮点,把渝北蓝莓做成临空都市农业的响亮名片。
目前,兴隆杨梅、茨竹强家梨子等均已形成标准化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销售畅通,逐步实现“农超对接”、“农社对接”。此外,渝北区还新发展黄泥磅、新城丽都等农产品社区直供直销连锁店20家。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参加市内外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采购会,举办渝北区优质农产品迎春展销会,极大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推进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冷链集配点和产业基地小型冷库建设,新建成杨梅、柑橘、蔬菜等冷藏库5座、库容800余吨,全区累计已达13座、库容2800余吨。
编辑:刘月
来源:waibao.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