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网络营销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14第六届中国网络营销高峰论坛暨金网奖颁奖盛典于10月29日~30日在北京千禧大酒店隆重举行。会上,AdMaster资讯副总裁(精硕学院院长)王战超指出,创意其实就是根据不同的标签体系,去给每一个受众投放出针对个人定制化的广告素材,而这些都是基于大数据的应用。
以下是AdMaster资讯副总裁(精硕学院院长)王战超演讲实录: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关于大数据应用部分,现在看到的内容是大数据管理平台模型,左边就是一个数据输入,中间是数据管理平台进行收集、加工复杂操作,右端都是基于数据应用层面的解决方案。在接下来分享当中我会通过不同的纬度说明在现阶段我们常用的解决方案。
多元数据的融合,我们最开始的业务是由广告监测的第三方公司做起,我们数量最庞大的内容是进行广告监测业务,除了PC端的还有一些移动端的。我们把收集到的数据先以特定的格式展示出来,叫数据可视化,可以把现在收集的数据经过快速预算,第一时间投到屏幕上,这些数据本身已经有很丰富的价值。根据不同的广告主他自己定义的标签不同,对同样一些指标他的命令是有些区别的,在我们的系统为广告人提供的服务当中,能够给广告主很大的空间,建立他们自定义的标签,最后我们就进行应用化处理和转化。能够实现我们的动态创意的操作。
我们最早开始讲创意,那会儿讲的创意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给不同版本的创意,现在讲创意能够根据不同的标签体系,去给每一个受众投放出针对个人定制化的广告素材,所有的操作背后都是基于大数据的应用。
我们一直做广告效果的评估,最开始的评估虽然在不同阶段发展,每一个媒体都在对应的产品线支持和分析,我们很天然的优势,第一手就POES进行整合,我们跟一些合作伙伴的合作,也可以实现销售数据的打通。我们现在讲大数据,在评估的基础上我们更多的是用现有的数据优化投放效果,利用每一个平台不同的数据指标和纬度进行综合利用数据优化的过程。在整个模型基础上完成两个闭环,之前讲到是评估的闭环,通过我们在每一个环节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我们的评估模型实现评估闭环,现在讲大数据基础上,我们通过数据平台实现一些优化投放,寻找类似人群,用户更全面360度画像的功能。
第一方广告数据,我们目前跟一些品牌进行合作,这个平台跟外面平台不同的就是,他可以把广告主第一方的数据通过我们的数据平台进行对接,对接起来以后,除了之前讲到的常规应用,还可以根据数据库的管理,把线下的数据对接在一起,形成这个品牌具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据库准确度越来越高。
基于O2O数据融合,跨终端用户识别,我们需要不同的平台对接,包括一些ID的设定,我们现在常用的办法是通过跨平台设备共同帐号,像二维码扫描,能够把移动的数据还是PC端的数据打通。
编辑:李楠
来源:waibao.so